第302章 收获与编制盘点!105毫米榴弹炮?(求订阅) (第1/2页)
参战的部队,可不仅仅只有楚云飞所部。
其余各部队也同样需要抚恤、需要安置,需要补充兵员、需要补充武器装备。
这些数字全部汇总下来的话,完完全全的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当报告递交到常凯申这里的时候。
常凯申此时也是一脸的惊讶,他停下了手中正在批阅公文的毛笔,抬头再度询问道:“多少?”
“一共一亿零三百六十九万国币。”
孔庸之此推了推自己的眼镜,小声重复了一遍。
而在他的一旁,则是站着身兼多个职位的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何应钦。
常凯申眉头紧皱。
仗打赢了,他很高兴。
但到了战后掏钱的时候。
常凯申就很难受了。
一亿三百九十九万的国币。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尤其是在这个时间点,几乎每一年民国财政都是负支出。
这种缺钱,其实和贪腐并无直接关系,甚至贪腐影响很小。
毕竟再多的贪官也不能贪出一年十亿国币的窟窿出来。
这和常凯申此前一意孤行打内战有一定的关系,但不绝对。
这东西说不好,也不好说。
各有各的看法、学术界目前尚无定论。
话说回来。
现如今已经是年末。
多这一个亿,还是少这一个亿。
不过是38年末的财政与39年初的财政报表罢了。
“蒋公、此次或许可以趁势全国募集纾困基金、用于投入到战后重建的费用之中。”何应钦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他这一次过来,实际上也是为了这件事。
这其中
常凯申点了点头。
无非还是以前的老路子,要说这个基金会有用吧。
它确实能够发挥作用。
但更多的还是各级各地安插亲信、从其中过手。
当这种事情瞒不住的时候。
就会有人看不惯转成捅到他常凯申这里。
到时候常凯申就会鲨一批、拉拢一批。
算是常用的小手段、也是两人之间的小默契。
至于榨取民脂民膏。
对于常凯申、以及蓝党高层而言。
也勉强算得上虱子多了不怕咬了。
眼下这些还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国民政府民力凋敝、财政困顿这种事情。
不是一天两天的。
常凯申皱眉头、并且深深担忧的事情其实不是钱的问题。
而是各个战区都想要依照楚云飞所部的标准进行抚恤。
“德邻这件事情做的过分了”
五战区第一个发的电报。
其次是八战区、十战区。
作为晋绥军老窝的二战区司令长官阎老西反而没有来电。
因为阎老西比谁心里面都门清。
这个时候也确实不适合再给常凯申添堵。
但李宗仁科可没有这个心理负担。
他的目标是想要将安徽部分地区,以及大别山地区打造成新桂系的另一根据地。
常凯申自然察觉到了他的小心思。
否则也不会将卫立煌调到新划设的第一战区、作为一战区的司令官。
调离卫立煌。
常凯申其实是下了一步好棋。
一方面卫立煌的能力摆在这里,他能够有效的遏制新桂系在大别山等地区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卫立煌和红党方面的进一步接触。
卫立煌虽然是常凯申的五虎上将之一。
但他资历很老、当初干革命的时候,当兵时候发的誓言,是在孙文面前发的。
常凯申自然也不可能用什么过激的手段对他。
卫立煌的资历和能力,在蓝党,基本上也处于一个无可替代的地位。
至于李宗仁等人的提议。
常凯申自然不会愿意开这么一个坏头的。
要是普通部队都像战役攻击军这样来抚恤的话。
把整个民国都卖了他也抚恤不起。
拒绝,肯定是要拒绝的。
但要说五战区有没有功劳。
那肯定还是有不少功劳的,尤其是解了第四集团军的危局。
有力的侧击了进犯陕西的第十六师团。
这其中的头功。
自然是中央军嫡系汤恩伯所部,其次才是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
不过这一次。
常凯申决定要稍微偏心一些,多付出一些代价去拉拢川军部队。
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关于五战区的资源倾斜。
就要多倾斜一些在川军部队身上。
这群川军作战表现确实不错,尤其是和中央军汤恩伯所部防区相连。
这样的布防方式其实也是李德邻的有意为之。
他将自己的麾下嫡系、以及西北军孙连仲所部防区划设在了大别山区。
至于和他关系不睦的作战部队则是被放在了河南前线、与日寇直接对峙。
五战区的情况还算好处理,对于常凯申而言。
主要是李宗仁这个老狐狸十分的难对付。
但站在常凯申的视角考虑问题。
他需要应对当下复杂的局势、以及其他各战区的情况。
李宗仁这边反而是最好处理的。
难处理的则是第十战区。
孙蔚如已经回到了陕西、此前主政陕西的就是他。
现如今回到了自己的地盘上面,还要在蒋鼎文麾下担任战区副司令长官。
本身就是说不过去的事情。
但让孙蔚如直接担任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的资历又不算够,而且常凯申也不太情愿。
想到这里。
常凯申当即批了孔庸之发来的财政报告,想要先将其打发离开。
批完手中的报告之后。
常凯申似是突然想起什么一般,问了一句:“庸之、前段时间在欧洲采购的那一批军火,什么时候能到位?”
“大约在本月就会抵达”
“一千两百万国币的武器,想来应该也足够第十四集团军、第八十八集团军装备了的吧?”
何应钦见孔庸之求助似的目光看向自己,索性微微点头:“基本满足后续作战所需。”
常凯申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云公、钱有着落了。”
楚云飞噢了一声回头看向了迈步走过来的方立功。
他现如今正在和长治报社的现任社长宋文英宋小姐商谈呼吁募捐的事情。
比起晋东南地区、抗战后方还算安定。
民力相对而言也是更加的富足。
建立在此基础之上、楚云飞也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了抗战后方。
他打算让宋文英将报社一直开到四川、开到重庆、湖北、湖南等地方。
但简单交流之后,维持陕西、以及晋东南的运营已经是颇为困难的事情。
民国时期想要做生意。
实际上是千难万难。
绝大多数的民族企业家实际上都在亏本运营,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企业,甚至是军工企业都有破产的风险。
乃至铁路行业都是担负着巨额亏损在运营。
尤其是涉军行业、欠账不给基本上也是常事。
哪怕是楚云飞自己、都不曾例外。
就像最近几次大战,采购的长治铁厂的战备物资。
第一批需要支付七十八万元国币,还是战前给的。
最近三个月更是又采购了小三百万的战备物资(修葺工事、以及修葺民用灌溉渠等使用。)
钢铁厂、水泥厂是当下的支出大头。
当下主要也是为了战争服务,其他方面的支出要少不少。
“立功兄、是什么好消息?”
方立功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上的电报:“军政部、财政拨下拨了三千五百万国币的专项经费、用于此次的战后重建以及抚恤。”
“关于战死忠烈入祠祭祀的事情,委员长也进行了批示。”
楚云飞接过了电报之后点了点头:“这种事情交给孙卫谋去处理,这小子做这些事情还是专业的。”
“另外关于新征兵员安置费用就从晋东南的公库出吧,抚恤用专项资金、战后恢复的话让建设兵团、农垦两个兵团多出点力。”
“是!”
宋文英忽闪忽闪着大眼睛、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两人。
简单讨论几句之后,楚云飞转过头略带着一些歉意:“宋社长、这笔钱还是要募、不过可能后续的使用方式、和资金投入方向可能会不太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