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遍地大佬的二十一世纪 > 592出发

592出发

592出发 (第2/2页)

——然后赤木直子的行李借用了李平三人的托运额度才没交超重的运费。
  
  天知道直子是怎么在三个行李箱里一共塞了九十多公斤的东西的。而每个人的行李托运额度只有区区35KG……
  
  ————————
  
  大约四小时后,从浦东机场起飞的超音速科技降落在了“天柱”国际机场,在这里,李平等人将会乘坐军方的车辆前往轨道电梯,然后在哪里乘坐轨道电梯内的超高速列车前往高轨道站,然后在高轨道站的星港“不周山”乘坐穿梭机前往位于L5的人革联殖民地卫星群,然后在那里再搭乘军用运输舰前往半军用殖民地“新所罗门”。
  
  顺便,值得一提的是,在距离天柱大约八百公里的地方,是人革联的技术特区,奥布。位于奥布的纯军工高科技企业“曙光社”是最擅长研发新型MS、战斗机、战舰等战斗载具的原型机的企业。
  
  但是由于这个公司的设计师给军方一种脑子有坑的感觉,军方通常都是在这里下订单开发新机体,但是之后只会采购20台左右的原型机,之后的大货生产和量产化优化通常是会交给本土的相关企业进行。
  
  原因就是……这个公司的设计师似乎不是很明白原型机以及量产机的区别,他们把这两个东西的概念都极端化了。
  
  比如人革联的第三世代MS铁人,就是曙光社进行开发的,原型机的性能强悍到可以被认定为尚未出现的第四世代机体的程度,同样,原型机铁人the0的造价也打到了丧心病狂的27亿的程度,相当于十五架的主力战斗机的造价。
  
  然后曙光社开发的量产机,铁人Block10的造价降低到了不足一亿,甚至低于人革联当时装备的主力第二世代MS法统式,但是令人感到扯犊子的事情发生了,量产型铁人Block10的性能比法统式的现代化改造型性能还差。
  
  原型机和量产机的差距大到了托鲁基斯和里奥之间差距的程度。
  
  在几次修改后,曙光社依然无法拿出令人满意的量产型,人革联军方不得不选择从曙光社拿到数据后,委托成飞和苏霍伊对这种机体进行量产化。
  
  而这两个公司也不负众望的用裸机1.7亿的造价实现了70%原型机的性能,这就让军方比较满意了。
  
  这已经超过了军方2亿裸机60%性能的心理期望了。
  
  反正原型机的铁人the0也没有驾驶员能开,在折了3个宝贵的试飞员之后,才在某位上校试飞员的驾驶之下展现出了这台机体的高性能。
  
  至于为什么李平会知道这种秘闻……
  
  这个事件已经成为了人革联各个研究所之间的笑话了,每一个新入职的研究员都会被用这个例子来教育关于“实验机”“量产机”之间的关系。
  
  说道曙光社……
  
  李平在手机上随手查了一下,曙光社,以及隶属曙光社的,已经在L5绝对防线外围的实验以及工厂用封闭殖民地“赫利波利斯”。
  
  ……是不是我SEED白打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